圣人信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六十九号很上头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陈信,《圣人信》这本圣人信,陈信,都市脑洞,都市,重生 的标签为都市脑洞、都市、重生并且是都市、重生、类型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2章 酒吧(四),写了4.9万字!

一、作品介绍

《圣人信》小说是网络作者六十九号很上头的倾心力作,主角是陈信。主要讲述了:陈信,一个二十几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在一次意外后,接受了一个连自己都不知所谓的任务,从此走上了不断重生的路。而这一次醒来,已是他的第五次重生,他似乎已经知道了如何去完成他的任务,以摆脱这不断重来的人生.........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三、热门章节

第1章 车祸?

第2章 白发老头儿

第3章 三件事

四、作品试读

奶奶治好了多少人,陈信父亲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反感,反感的一方面是因为害怕奶奶惹了官司,一没行医资格二没卫生条件的,另一方面陈信父亲总觉得奶奶的这些东西过于邪乎,换言之,不科学,与他的信仰及科学的世界观不符。陈信奶奶也就没怎么跟他提起这些,但是陈信的奶奶会和陈信说,每次见到孙子,陈信也是对这些事儿好奇,就会问,奶奶也喜欢说,这种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好不容易有人能倒一倒。于是陈信除了看到的这几次意外,也听了很多更不寻常的医治案例。陈信问奶奶,这些都是哪里学的?

奶奶是这么说的:

爷爷六十岁那年,(爷爷六十九岁才有了陈信),牙疼了半年一直没有好。有一天,我们家猪圈门口站着一个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的老头儿,穿着一身白西装,脚踩一双白皮鞋,拄着一根包了浆的红木拐杖。看不出具体年龄,说他五六十岁也像,因为皮肤状况还很好,说他一百岁了似乎也是合理的。

村子靠海,那时候也不在交通主干道上,也还没有什么旅游文化,除了些走街串巷做买卖的以外,来村里的陌生人就很少。

奶奶出于好奇,便过去问他:老先生,你是哪里人,来做什么?

老先生告诉她:我是来处人,来给你老头子治牙疼。

奶奶又问:你怎知我老头子牙疼?

老先生说:我与你家有缘,这三服药你拿去,三天吃一副,每吃一副我会来一次,传你一套本领,吃完三副,我会来与你老头子结成异姓兄弟。

奶奶又要再问什么,老先生就说:不用再问,药拿去,我走了。

此时刚好有邻居喊奶奶,奶奶一边伸手接过药,一边转头答应,再一回头,药在手上,人不见了。

当天晚上,爷爷吃了药,牙不疼了。第二天,老先生来了,站在猪圈门口,给奶奶讲了四个小时的把脉,奶奶自此就会了把脉。奶奶把脉的方式和正常把脉都不一样。我们正常的把脉是用三根手指按在手腕动脉处,通过脉搏经过三根手指头时发出的震动不同来判断病源。奶奶的把脉是用拇指和食指按捏双手每一个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的上、下部位,每一个位置代表着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这一套,陈信是学了个半桶水的,每一年回去奶奶都会要陈信学,奈何他一来半信半疑,二来兴趣不大,基本的脉理学了个皮毛。长大后陈信偶尔也会拿这套把脉的技能出来卖弄一下,当然大多时候是用来把妹用的。别人看手相把妹,陈信把脉看病把妹,效果不错,也算清奇。当然了,这里说的效果不错是把妹的效果不错。这些是后话。

隔了三天,爷爷吃完第二副药,老先生又来了,依旧是站在猪圈门口,给奶奶讲了四个小时的治病救人,奶奶自此就会了治病救人。奶奶自己说的,她也不是什么病都会治,就只会一部分。因为第二副吃完以后,奶奶告诉爷爷这个药是怎么来的,爷爷不信这些,觉得这个老头在装神弄鬼,兴许是来骗钱的,于是第三副药说什么也不愿意吃,因此,剩下的本应在第三次吃完药后学的治病学问,奶奶也没学到,这老先生也没有和爷爷结拜成,自此再没有出现。

这一切,一开始陈信心底是存疑的,但大部分心思是选择相信的,奈何身边父母,亲人都不信这套东西。父亲对于奶奶为什么会是赤脚医生给出的解释是以前奶奶的奶奶就是赤脚医生,她打小学的。

陈信说那为什么奶奶年轻的时候没有当赤脚医生?

父亲说那会儿解放后到80年代前都不让搞这些。

陈信说那奶奶那些不科学的把人救活的案例怎么解释?

父亲说,有些是有中医药理的,有些是奶奶吹牛的。

陈信问:可是,表哥的事情又怎么解释?

父亲就说,那其实是姑姑去找了一味中药叫金丝薄荷,那位药治好了表哥,和奶奶没啥关系。姑姑那也有说法,有段时间姑姑回老家探亲和奶奶住一起,因生活琐事闹了些矛盾后不怎么开心的回了南昌,那会儿姑姑就说表哥是她用金丝薄荷救活的,可在此之前姑姑的说法并不是这样。陈信记得刚治好表哥那几年,姑姑每年都要回老家陪奶奶住两个月,给奶奶洗衣做饭干家务,闲暇时和陈信聊起奶奶怎么怎么厉害,救过多少人,表哥回来的时候怎么怎么活不了,奶奶是怎么化腐朽为神奇等等。

陈信骨子里是更信赖父亲的,这些事儿陈信也就当戏文,过了。

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寝室夜聊,同寝室有个云南的室友,特别喜欢玄学的东西,时不时的总会聊起神神鬼鬼,道士喇嘛的事情,气氛到了那,陈信就和他说道了奶奶是赤脚医生的那些事儿,也讲了奶奶说的如何学会治病救人本事的。室友听完,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大声说了个词儿:神授!

大晚上的,其他室友没有声音,应该是都睡着的,突然这么大一声响,似乎吵醒了其他人。陈信躺在床上,对室友的这一反应感觉有点奇怪,和其他室友说了声抱歉后,说道:至于吗?你就当个故事听就完事儿了,别当真了吧?

云南的这位室友叫赵日辉,陈信自小接受的就是弥撒教家庭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可赵日辉这个人就不一样,大一那年说想去看一下一个叫赵家堡的地方,那地方是他们祖先建的。陈信心想那不巧了吗,就在陈信老家十几公里的地方。那地方是南宋末年皇族流亡避难隐居的地方,这赵日辉同学居然还是皇族后裔呀。于是那年暑假陈信就带着赵日辉及若干女同学一起去了赵家堡,顺带着芗城几日游了一游。赵同学在赵家堡的一个动作让陈信记忆很深,到了完璧楼后在大厅做了一系列的类似于朝拜的动作,极具仪式感。完事了以后陈信问起那一套动作,赵同学说,他们这一脉,进了祠堂,有自己的祭拜方式,是每一代男丁十四岁都要学会的。那时候陈信脑子里就一句话: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赵同学每年还会跟着父母去拜访道家的一些名山,离云南近一些的,比如峨眉山、青城山啊,远一点的茅山啊、龙虎山、武当山啊等等,甚至还会去参加寺庙道观国学夏令营。他大三那年还拜了一个活佛为师,总之赵同学对国学、玄学的东西,懂得还是很多的。

赵同学听到陈信这么一说,也不激动了,就问了陈信一句: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像你奶奶那样,站着听了四个小时,就把那些个赤脚医生的学问给学会了?

陈信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心道,奶奶不识字,医理病理什么的,肯定多少有些咬文嚼字,不是她一个农村妇女能够听明白的,更何况是马上学会。所以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应该很低,于是对赵同学说道:那也有可能是奶奶编的呀。

赵同学沉着道:以你对你奶奶的了解,她编的出来这种这么严谨的故事吗?人长成啥样,讲的什么话,以及她之后貌似突然就掌握的学识?

安静了一会儿,陈信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她编不出来。我小时候让她给我讲故事,二年级时候的我都嫌她讲的乱七八糟的。奶奶并不是一个逻辑能力很严谨的人。

赵同学再道:所以,如果不是她编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故事就是真的。另外一种可能......

陈信抢着道:别人告诉她的,她抄了别人的故事。

赵同学道:对!这个告诉她的人,就是教她医术的人。

陈信补充道:奶奶的奶奶!所以,不管是奶奶,还是奶奶的奶奶,这个事情是真的。

赵同学:所以,站着听了两个四个小时,就会了,这个事儿,是真的。如果是,那就只能是神授。

陈信:能跟我讲讲神授不?

赵同学这会儿感觉有地儿表现了,慢慢从上铺下来,喝了口水,点了根烟,娓娓道来:

神授,字面意思就是神教授。区别于人教授,主要在形式上,往往都是一夜之间或者一个相对来说极其简单的过程,学会了正常人需要花几千几万倍的时间精力才能学会的学识。世界上各个宗教都有关于神授的故事。

比较为众人知晓的,比如西藏的格萨尔吟唱诗人(说唱艺人),这类人通常在很落后闭塞的地方,原本目不识丁的小孩儿,大病一场后,醒来就突然能够吟唱几百万字的《格萨尔王传》,这个事情真实存在,央视都报道过。至今还有不少格萨尔吟唱诗人在四处行走传唱。他们都是一夜之间,或者大病几天后,突然就能够吟唱了,这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

还有萨满教,主要是在内蒙、东北地区,其实萨满教就是最远古的巫的一种,萨满就是巫师,每一代的萨满并不是由人选出来的,而是上一代巫师要死之前,通过长生天指引,指定一个人,而这个人之前并没有学习过如何去成为一个萨满,萨满要做什么。仅仅在指定后的几天内,通过一系列神授仪式后,这个人就具备的做一个萨满的能力。神奇哈!

再有道家,看了那么多小说,有个词你肯定知道:灌顶!知道吧?武功高强的人要死了,来不及教了,能把自己一生的功力,武功秘籍通过灌顶的方式传给其他人。小说是这么写,可这个灌顶的说法,其实就是源自道家的神授!道家有无数关于神授的小故事,似乎它只是一种到了一定境界的高人的必备技能,都是一笔提过,有种不值一提的感觉。可是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就觉得很神奇。对吧?

陈信听的一愣一愣的,又回想起圣经故事里,似乎也有关于神授的故事,也就不足为奇。内心调侃一句:神授貌似是对不劳而获最美好的解释了,挺好。

小说《圣人信》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