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朱标谁先死的

小说叫做《蓝玉朱标谁先死的》是rs90的小说。内容精选:“皮痒了是吧?这普天之下也就你小子敢这么和我说话,要是其他人,哼哼....谁人不怕你舅姥爷?”蓝玉眼中满是傲然“哦?那我改日和皇爷爷说说,就问他是不是皮痒了,要是皇爷爷同你这般说话,想来舅姥爷您也是能痛扁皇爷爷—顿的吧?加油,我支持你舅姥爷,我看老头子早不爽了,正好,你帮我出手吧!”十三岁的朱允熥稚嫩的脸满是认真—脸‘纯真’地看着蓝玉蓝玉听着这话原本傲然的脸色瞬间就僵住了,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嘴...

第24章 阅读最新章节


可现在,朱允熥隐约间好像明白了。或许....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政策的施行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都在变化,国家的政策需要结合国家当前的发展,结合国家的国情进行确立。重农抑商在后世的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商业显然能让国家发展更加迅猛,提供更多的高薪就业岗位,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大幅度提升国家的税收,让国家快速地变得更为富饶。

商业的作用好像已经拉满。而反观农业,农业当真是一无是处啊。费力不讨好,消耗的劳动力多产出少,辛辛苦苦种地一年,遇上个天灾直接血亏。而哪怕是风调雨顺,也不过是收益寥寥。甚至都赶不上商业的一个零头。

从收益层面上看,商业完爆农业!所以后世的人对于老朱施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大声抨击,大为不屑。将这政策的施行归结于老朱小农思想,不思进取,目光短浅,眼光局限,不知商业的厉害。盯着一亩三分地,在自己的舒适圈不愿意做出改变。

但或许....重农抑商,才是如今的时代真正要坚持的国策?

在听到蓝玉说的种种百姓不易,世道之艰辛,朱允熥猛然惊觉。在自己心中对于重农抑商政策满怀不屑的时候,自己或许已经成了那曾经被自己无比鄙夷的‘何不食肉糜’人群中的一员。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出自《晋书·惠帝纪》。西晋时期天下发生饥荒,许多百姓都没有粮食吃而被饿死,但晋惠帝却对此感到非常不解,他向大臣们问道:“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说老百姓既然没有米饭可吃,那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这个典故后来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人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或无法理解他人困境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和隔阂。

自己的想法与这晋惠帝何其相似?他问官员,百姓没有粥喝为何不吃肉,听起来颇为荒诞不经。但实际上他从小就生活在吃穿不愁的环境,甚至肉与粮食哪个更为稀缺都不明白,说出这番话令人匪夷所思,但或许当真真切地符合他的认知。

后世是一个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那是一个可以用机器促进生产,用机械批量种地,可以引进高产作物,可以有高产粮食种子的时代。那是一个富裕,强大的华夏!那是一个几乎所有华夏百姓都摆脱了饥饿的年代!时代的迁客骚人在网络上言之凿凿,指点江山,将古人都当成了傻子,将自己视作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仿佛穿越回古代之后就能大杀四方,无可匹敌。以认知形成碾压。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在抨击老朱的重农抑商在政策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何不食肉糜’的一员。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生产力匮乏的时代。所以真切不了解在大明朝,在这个时代,想要养活六千万的人口需要多少的粮食!而这些粮食的获取又要付出什么!

这个时代没有高产作物,不能进口粮食,没有玉米,没有番薯,更是经历了远超穷兵黩武的几十年乱世。百姓种地还要面临各种天灾,干旱,洪涝,蝗虫等等。种地本就不易,几乎全国的青壮在种地才让大明每年有所结余,勉强过上全国吃饱的日子。试想一下,倘若重农抑商政策不施行,大量青壮分散到其他各行各业。没错。其他行业是得到了发展,但最关键的粮食却不够了。

小说《蓝玉朱标谁先死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