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小儿便得逆天悟性,一剑开天门

小说《五岁小儿便得逆天悟性,一剑开天门》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槐诗”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张玄一王重楼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徐渭熊一脸认真的看着张玄一,询问道她素来认为没去过沙场,写不出好的边塞诗词,像是上阴学宫之中只会纸上谈兵的腐儒一般,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体会战场是如何残酷壮烈但张玄一写下的这首词不一样看着这词,她不得不承认,这首词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引得人不由为之倾倒很难想象,这样的词,不是由一个纵横沙场一生,最终迟暮的老将写出来的反而是由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道士所谱写他参加过军旅,进入过军队?没有...

五岁小儿便得逆天悟性,一剑开天门 精彩章节试读


也就在黄满山退任掌教去东海游历,王重楼继任掌教之时下过山。

除此之外的时间,一直在修炼武道和开发新的丹方。

“掌教师兄,你什么时候教我《大黄庭经》啊,我上个月已经进入五品境界了,要不了多久,我便能进入四品。”

张玄一挠了挠头,看着面前头上已有些许白发的王重楼,疑惑问道。

“呵呵....玄一师弟,你先别急,等师兄将这大黄庭关修成大圆满之后再教你,到时候,你还能少走一些弯路不是?”

端坐在掌教之位的王重楼,脸上露出了一个慈祥的微笑。

自从继任掌教之后,他也是再也没有下过这太真宫,人也变得成熟了许多,颇有一门掌教的模样。

有关武当的事务,也是让其他的师弟处理,事后到玉珠峰上汇报给他,然后他再下达安排指令。

在太真宫中,平时,他除了指点张玄一修炼外,就是独自一人修炼大黄庭。

至于洪洗象,天生不喜好修炼,整天倒骑大青牛,在山门里晃晃悠悠,手里时常拿着外壳用道家典籍伪装起来的闲书偷懒。

用王重楼的话来说,就是不思进取,不学无术。

“大师兄!玄一师弟,正好你们二人都在,我有一些事情要和你们说。”

忽然,正在张玄一和王重楼两人相谈甚欢之时,一道苍老粗涩的声音从太真殿外传来。

循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张玄一的二师兄陈繇。

此人掌管武当山的道得戒律,为人刻板却不死板。

九十多岁,却身体健朗,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教训武当山之中,只喜欢倒骑青牛而不喜欢修炼的小师弟,洪洗象。

但每次骂完洪洗象之后,就开始心疼,呵斥声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气势挺足,但骂人的言语,并不是那么激烈,导致洪洗象压根就不怕他。

此行,陈繇身边还跟着几人,其中一位是年纪比陈繇年纪更大上几十岁,活了两个古稀,足足一百四十岁的,但辈分却极低的三师兄宋知命。

在武当之中,都是论资排辈的,年龄和辈分没有一丁点关系。

一百四十多岁的宋知命也好,九十多岁的陈繇也好,见了四十多岁的王重楼,一样得乖乖叫大师兄。

宋知命则在武当山司职炼丹,武当山零零总总上百种仙丹妙药,全都出自他之手。

在武力方面也不容小觑,他未牢关已经出关七八次,实力极强,张玄一的拳法和刀法便是宋知命所传授。

宋知命左手旁,是刚从东海游历归来的俞兴瑞,穿着打扮邋遢,实力极强,内力在武当之中,仅次于王重楼,李玉斧便是他的徒弟。

还有一位则是比哑巴还要哑巴的剑痴王小屏,他眼神幽幽,古井无波,在这世界上,仿佛除了剑之外,他什么也不关心,没了剑,他也就没了牵挂。

最后一位便是整个武当山之中,最不务正业、整天倒骑青牛,手中看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闲书的洪洗象。

“哦?你们这么多人,找我有什么事?”

坐在掌教座位之上的王重楼心中微微一震,将头微微抬起,看着正前方的几人问道。

“大师兄,我们来找你有两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关于玄一师弟的。”

陈繇双手插在衣袖之中,微微躬身拱手道。

“哦?找玄一师弟?”

王重楼疑惑。

“我知道!玄一师兄该去守山门了,今天由我正式将守山门这件宗门任务,交接到他的手上。”

小说《五岁小儿便得逆天悟性,一剑开天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