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新建文件夹》,是一本十分耐读的作品,围绕着主角夜希等人作者:热感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regardyjx。《新建文件夹》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13章 拾语作珍寄毫简,作者目前已经写了9.8万字。

一、作品介绍

《新建文件夹》小说是网络作者regardyjx的倾心力作,主角是夜希等人作者:热感。主要讲述了:如果可以,先放下那些紧绷你神经的东西,不要不承认,只要你反驳了、或是思量了,那就是紧绷啦。 给自己建立一个新建文件夹,不要给任何人看到,或是任何时间津津乐道,不管是你讨厌的或是你敬重的人,在这个一方之地里你飘洒文字,说你想说,思你所想。 再看看完毕后你的状态如何,也许大多数人经其一生都未曾经历这种奇...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三、热门章节

第1章 本书的文字陷阱

第2章 狂妄言者的游戏

第3章 破帆中窥视光与暗

四、作品试读

*

天气:阴

时间:某年月的中元夜

人物:热感、夜希以及旅途所遇者

心情:奇妙

----------------------------------------------------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失败的骑行,因为它没有像往常般完成自牛路下行后的路段,这样的折返是很难给自己一个交代的,需要在此篇日记的开头说明。但让人不解的是,自己并未此感到特别的挫败,因为旅途中,收获的方式往往不只一种,终点不达而沿途风景值得一赏。

在牛路转角大桥上认识的中年男人叫夜希,当时从火新立交出来时就遇到的,碰巧有些个顺路,他的穿着、眼镜啊,甚至是车的牌子都和笔者一模一样,真是难以置信!打心底讲,也没有那种说,谁模仿谁,肯定会有些个尴尬,毕竟在公共场合下呗,不过他给笔者的初始感觉是亲切,这也许是在桥上主动向他靠近的缘故,有几分勇气和他聊几句,从聊几句到相识,可以说有些不可思议,有那么些个“自然熟”,这应该就是一种缘分吧,因为缘分,会遇到知己,遇到伴侣,遇到人生中任何一个重要的人,相识是一种幸运。

本篇日记所写的时间是这年的中元夜,从开写日记到今已有三年时光,但这种“不知从何时开始,写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感觉在确切而言在高二那会就有,而后大学到如今应是第二段。

高一那会儿的过年时间,不知何故自己沿着家乡田地外的公路独自向西而行,人行道与穿梭而过的车辆近在咫尺,且大多是一些大型的货车,每每驶过都能感觉到那微弱的“吸力”,这让人有一种很危险的感觉,诚然那种力特别小,似乎可以用初中科学学到的“速度快,压强小”来解释.......当时所经之处是小时候大人常带着来游泳的地方———潮霜,在童年的记忆中,夏日到此最为明显的地标是一处高耸、直立的废置烟囱,今时今日仍矗立在那,但却没有嬉水欢腾的声响作为后续,此行已经历十公里,随着夜幕降临,依稀可见万家灯火与江上渔火对视,晚炊飘乱,方知返程。那日母亲还在商业街开的鞋店中做生意未归,忙完事的父亲则一个人站立在阳台上张望,到达庭院中间后,与他对视许久,随后传来“多出去走走对身体是好的”的碎语......

回顾那日,似乎喜欢上了独行,不自主的让心情感染上了一味悲凉的色调,如故乡的夕阳故景那般,那时“味蕾”中填置最多的莫过于中考后来自一些长辈的褒奖,唯有的不知为何的悲感是和自己常放假返来后一起玩电脑游戏的大堂哥被长辈带到了A城,说是中考成绩不理想不如谋份事情。辗转到那个房间里,只有堂哥的那台电脑摆放在床边的桌上,往常自己的电脑就放在床尾,嘻哈声不再,那天起却多了个晚上来这的沙发上睡的习惯,在后半间睡的爷爷奶奶也在此处下卧,则每晚给两老用遥控换些电视节目来看,每晚瞧见奶奶望着电视突然的“点头”,意识到也该睡了.....

嗯,本篇日记到此着实有了些写“回忆录”的感觉,这段故事在下篇日记中继续描述,转而还是简单交代和夜希相识到后来分手回家的一些事情吧,笔者认为其意义十足。

当时本提议要和夜希继续完成接下去的路段,但夜希拒绝了,谈到自己得返程,其住所是B城的旧湖湖畔,笔者则调侃为“旧湖学派”,其则回敬“火新学派”,而驻足分手之地时,转而往牛路深处望去,忽然觉得前路之景与故乡那条纵深向西的公路总有几分相似,相似的也许不是景,却是感触,在此笔者在本篇日记中为此声明几大疑惑:

1. 往常“骑行计划”下,到此之时对所见为何大都无感,或者匪夷所思而言是“全程无感”,唯有那上坡、下坡的肌肉记忆深刻

2. 当这种感觉起伏时,自身却往往招架不住,似乎有种“自己就是画中的一抹色,时而鲜艳时而暗淡,而无法成为画前的画家”的感觉

如果是什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什么的,那可太难了,像大一那会儿读了段弗洛伊德的文字,感觉就是那么格格不入,不如一些小说、散文随和生动,不过如果它们是那至上的钥匙能够打开,让人逃离开一些个深陷其中、或喜或悲的死循环中,那么它的意义将是崇高的。

而笔者在那一刻回过头将问题抛向了夜希,夜希起头的一句是笔者的神态和当时刚见面那会儿谈的“完成感”时有几分相似,而当笔者感兴趣问这时一种什么状态时,夜希则拿刚刚抛出的第二个问题中所述的“画抹不为画家”作为回复,顷刻间感觉道夜希似乎在调侃,又似在提醒自身发生的某种迟钝,便立刻描述了那感觉道“一种空洞感吧,然后变成无助、无力...”,夜希在停顿片刻后,讲到“如果以你现在的一抹去评述其他的一抹,抹能了解抹多少,或许还是只有那个无言的画家吧。”

而后夜希拍了拍笔者的肩膀,约定好本周末于旧湖对面的寺庙前相见,便独自反向驶去,此刻能望见不远处老榕树上的鸟儿飞离巢穴去迎接微弱的曙光,山谷吹来一阵晨风,泛起湖面涟漪层层......笔者在原地辗转片刻后也决定返程,也没回头再望向牛路深处了。

热感

述己坊

*

天气:晴

时间:某年月的中元夜两日后

人物:热感、夜希

心情:若有所想

----------------------------------------------------

旧湖位于B城老城区的中央区段,沿湖是一条长达两公里的公路,将市区和与城郊相连,道旁是一排排高大茂盛的常青树,道路里侧与老旧住宅相隔的是一条冗长的水渠,道上的长青“向水而生”的天性也常常使得其陷入两难,向湖水还是向水渠为好,只是那妖娆的树干以“身姿”作答。

道口处坐落着一片小型的山块,山块上铺着交错的石板台阶,一条可达旧湖的另一侧,一条直达顶部的“观旧亭”,还有一条是通向一旁旧湖寺院后门的,石板台阶旁种植着各色的园林植株供人观赏,并有一些边上附上石刻用以“植物简介”,落英缤纷早已让这些文字深埋壤下,却也丝毫不耽误闲者观览。

此篇日记开头对即将拜访的旧湖进行介绍,原谅在下笔拙,难以用言语将旧湖之景的美感表述完整,或许言语在美好的景前总是那么无力。且此地的变换日新月异,笔者的回忆定格到了高三寒假放假那一天。

那日坐上城乡巴士准备返回故乡,在学校站头驶出不到十站的位置就到达了近山山脚下,这里坐落的是笔者以前就读的小学,近山站头往东四公里则到达旧湖所在,事实上有好几条从学校到旧湖的更为便宜、快捷的公交路线,然而习惯了城乡公交“两点一线”的来来返返,对于其他路线总是不那么放心,似乎只认城乡公交那一串数字,怕坐错也怕坐反,而选择了近山这一块也不太熟悉但生活过的地方作为下站的地带,且当时包里只有一个日记本和一叠杂乱的模拟考试卷子。

仍记得那次出行前拜读了一位B城纪实类文学作家的书籍,该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储物间一个老旧的书架上找到,书皮破旧,纸张泛黄,其上描述了对作者对于一些社会时事的看法、人物采访记录等,也稍着笔墨表达了自己的B城记忆,布满浓厚的乡愁气息,大学在A城求读,今后时间因工作大都游走在A城和H城之间,几年前因癌症在H城去世,把自己生前的手稿捐赠给了图书馆.....其文章一段就描述道“自己是一个从小在B城旧湖湖畔成长的孩童”,笔者那时唏嘘想起,自己一年级刚在近山入学时,每逢周末都会到旧湖旁一家少年宫学习围棋,如若此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在旧湖旁成长的孩童呢,那时记忆中冬梅阿姨(托管的老师家)骑着单车载着少时笔者穿行在那条水渠旁的小道上,迎面而来的是两只用于防止机动车通入的石柱,一家有卖漫画、饮料的报亭出现在一旁,夏日时总有一些老人摇着蒲扇、喝着茶水,坐在报亭旁用本地话聊天,能够听见林上几声鸟鸣,还有就是来少年宫学习的孩子坐上家长的单车后齿轮规则的声响传来,见冬梅阿姨离开后,便迈向一旁的小卖部,买上五角钱的辣条或是一些其他各色各类的零食带到少年宫里享用,如仍有闲钱则在下课到此再消费......

如纪实文学中对现象、采访记载的详尽,作为读者的自己,却在那一刻间想要将自己的回忆详尽,那种潜在的推力游走在全身。记得那天天气阴沉,到达旧湖前于道口不远处的一家小店饮食,用钱币支付时能瞧见众人大都已用手机扫码支付了,径直迈向从前的水渠小道,可见两只石柱仍屹立在那,报亭、老人已无踪影,唯有地上残枝败叶无人清扫,再度向前,见那处少年宫已焕然一新,俨然一座学校规格,于门口摆放的大理石上刻有鲜明的“B城少年宫”字样,当时便不自主地退开,迈向了更为人烟的旧湖湖区那块。

从湖区中央的亭台处听闻见歌声,是一些五十多岁的声乐爱好者们,他们拿着话筒轮唱或是对唱,偶有路人驻足聆听,或者干脆坐在一旁的椅上欣赏,笔者当时被歌声吸引,独自坐在偏远靠山块的一处椅上,先是略微失落地望了望不远处水渠那块地带,与当时的阴沉、湿冷的天气相衬,便不自主闭合双眼,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是等待歌唱者的下一曲,是等待春节热闹来临的一刻,是等待那高考倒数的时日,还是等待着青春记忆中女子那委婉动人的一颦一笑......

“等待”这样一个富有未来特色的词语却常常逃不开过去那一份渴求。

将这样一小句关于“等待”的日记所感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了夜希,不过也在琢磨夜希为何当时不给自己任何一个社交软件的联系方式呢?猜想他当时可能连手机都没带,手机号码都是口述交换,笔者即刻录入并命名,他随手用纸条记录了笔者的号码。

不久夜希打来了电话,在絮叨上次见面情形后,对笔者这个关于“等待”的命题颇有兴趣,便更深入与之交代了先前的一些旧湖记忆,他问道“如是,那么未来与过去有何区别呢?”,笔者回应为“感觉人们都是用过去的经验去规划未来,包括过去的感觉啊、那种固定的方法导向......就是有点像生产的感觉,不过生产固定方法肯定是要的.....总之有点不好讲。”

停顿片刻后,才发现自己在作答之际,拎着手机在客厅中已辗转多时,忙着喝了一口水后似乎放松了下来,手机那头夜希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评价,只是肯定笔者不错的分析能力,自己的回应将于不久后旧湖相见时传达。

“分析能力”这词让笔者回顾到初中数学老师常在课堂上倡导的一种“思维训练”,指一种通过大量脑算而不依赖草稿得出答案的能力培养,一直以来被笔者奉为一种智商上的表现,对之莫名的热衷,使得初中数学课成了初中乃至整个学生生涯中从没一点瞌睡过的课程。与夜希相会时,其会不会通过一种力道十足、富有说服力的分析言辞向笔者表达呢,这真的让人期待十足,眼下是不是应该做一些准备,让之后与夜希的“较量”更为精彩、受益呢?这样的等待可着实让人难耐啊!

此时临近午夜,正对这场“较量”琢磨不已之际,夜希发来一则短信,“‘等待’这样一个富有未来特色的词语却常常逃不开过去那一份渴求。”

热感

述己坊

小说《新建文件夹》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