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别哭了蔡文姬,我还没死

主角是卫宁蔡文姬的小说推荐《三国:别哭了蔡文姬,我还没死》,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小说推荐,作者“D丶鲁路修”所著,主要讲述的是:郭平见到来人欣喜若狂,脸上阴狠神色再度显露,卫宁自知大事不妙“徐将军怎么突然到此?”郭平驾马上前询问徐将军?卫宁听后又对为首的那人多看了几眼此人看上去老实忠厚甚是低调,除了着装别具一格外,放在人群中完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徐晃未正眼多看郭平一眼,好似两人不对付,又或者说从头到脚看不上郭平此人这一小细节被卫宁尽收眼底“这里发生何事?为何死伤那么多人?”徐晃看着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士兵问道...

三国:别哭了蔡文姬,我还没死第3章 寺庙结义,天降意外之喜~在线免费阅读 在线试读

叮叮~铛铛~

卫宁马不停蹄赶往杨县夜已渐黑,在距离十里地的郊外听见兵器撞击传来的金属声。

他知道已经来到白波军地盘,本不想多管闲事准备避开这里的冲突。

可借着月色看见有一白衣人手拿长枪耍的是游刃有余,硬是让五名手臂绑着黄色巾条的白波军不能近身。

在不远处还有一对柔弱的母女蜷缩在破败的墙角下,地上还撒落着很多粮食。

卫宁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躲在远处看了半晌。

只见那人一身是胆武艺了得,恐怕与那赵云不遑多让,但河东郡最厉害的武将也不过徐晃而已,他又是白波军的一员直接被卫宁排除在外。

心中对此人的好奇又平添几分兴趣,如果能收为己用岂不是如虎添翼。

白衣人以一敌多一番缠斗始终未落下风,可对方人多势众,只见抽出两人直奔角落母女而去,歹毒心思可想而知。

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卫宁未做多想拿起出门时随身携带的弓箭,拉弓瞄准一气呵成。

咻~

只听见“啊”的一声惨叫。

那人抱着被射穿的腹部应声倒地,血流不止。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其他人都变得格外紧张,四处张望是谁在偷偷放暗箭。

卫宁也是第一次射箭,不得不说感觉好极了,不愧是西汉名将卫青多年东征西讨形成的肌肉记忆。

射箭的快感让他意犹未尽,仿佛能让他平复心中作为男人的痛楚,他想让这具身体彻底好起来,变得更强。

二话不说拉弓又是一箭朝另一人射去。

这一次瞄准的是头部。

第一箭如果是小试牛刀的试探,那这一箭就是他对传承威力的深入了解。

这次没有惊叫,一击毙命。

无声的死亡让紧张的情绪更加快速蔓延。

本还想静观其变的白波军被吓破了胆,原本他们五人也只能和白衣人打成平手,如今瞬间只剩三人,吓得抱头乱窜拔腿就跑。

“不知是哪位英雄出手相救?还望现身一叙,子龙感激不尽。”白衣人朝着射箭方向躬身抱拳。

子龙?

这让卫宁大感意外,怪不得此人武艺颇有赵云的神韵,没曾想真的会是他,简直天赠机缘。

“在下河东卫仲道。”卫宁赶紧从阴暗处走出来,学着赵云也抱拳躬身行礼。

“在下常山赵子龙,感谢兄台出手相助,今日之恩日后必定相报。”

卫宁走近后细看赵云,身长八尺一身正气姿颜雄伟。

此时他的大脑快速运转,三国志对赵云的记载只有区区百来字,可演义那就是牛批的不行。

卫宁在路上通过他人沟通了解到各路诸侯兵力分布情况,大致确定可能偏向正史。

因为没有十八路诸侯,也没有合军一处,更没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袁术、孙坚在南阳郡。

袁绍、王匡在河内郡。

曹操等人在陈留郡酸枣。

白波军在河东郡隔黄河观望。

对于赵云的了解唯一能确定的一点,他寻求的明主必是仁义之人。

否则也不会在191年投奔公孙瓒又假借兄长逝世去而不返,一直投靠打着仁义招牌的刘备。

卫宁表面波澜不惊,脑子里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拿下这个争议很大的名将。

不过从刚才的战斗完全能感受到赵云武艺了得,至少保安队长之名肯定名副其实。

只是不知和另外两个保安队长许褚、典韦相比谁更勇猛。

可惜赵云身份不高,派系不对也不讨喜没被刘备给兵权重用。

卫宁瞧了瞧赵云又看向墙角瑟瑟发抖的母女故意说道:“举手之劳不必挂怀,不知道你们这是什么情况?有没有需要在下可以帮助的?”

“我也只是路过此地想找个歇脚的地方,却看见白波军在这强征粮食又欺负无辜百姓,实在看不惯才出手相助。”赵云说着走到母女二人旁把她们扶起。

“子龙兄为人仁德,在下佩服,不过此处恐怕不能久待,不知道当下有何打算?”卫宁试探性问道。

“二位恩公,感谢救命之恩,刚那三人或许会带人返回,如今夜已深也不适合赶路,在远处有一座荒废的寺庙,不如我们去那里先做歇息避避风头。”妇女打断二人谈话提议道。

赵云和卫宁没过多犹豫,任由妇女带路前往寺庙。

一路上赵云脸带愁容,卫宁看见关心道:“子龙兄为何愁眉苦脸,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说说,看我是否能帮衬一二。”

“我本欲前往并州,如今得罪白波军恐怕此行艰难。”赵云神情惆怅。

“你从常山前往并州,怎么又会途经这偏僻杨县?兄台此行有何要事?”卫宁好奇问道。

“仲道兄有所不知,我常年在太行山上随师傅习武,如今略有小成,此次出山本想去并州购买马匹才会途经此地。”赵云解释道。

“并州买马?那里的马很出名?为何从未听过?”卫宁思索半天完全想不起有什么关联。

“唉…”赵云叹息一声,又道:“如今天下大乱,曾经丁原做并州刺史时未能力挽狂澜致使后来更是接连丢掉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地区,本该接替并州刺史的董卓未能领兵赴任,反而在洛阳擅权,如今并州空虚无人主政,除太原和上党两郡皆落入外族之手。”

“那些匈奴人擅养马,那里的马对比中原的马是又壮又高大常用做战马,如果能得到一匹在配合我手中银枪,就刚才那区区五人岂能阻我?”赵云边比划边说着越发激动振奋。

赵云一席话让卫宁茅塞顿开。

冷兵器时代,骑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平原地带,兵种的优势极为重要,如果能打造一支自己的专属骑兵,是个男人都无法拒绝。

尤其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可是三国时期有名的骑兵兵种,在和北方胡人作战时勇猛豪迈保证边疆安稳,可惜此人穷兵黩武有失仁德在界桥之战被袁绍部将麹义打得一蹶不振,至此不复存在。

“比我手中这匹黑驹还厉害?”卫宁不曾见过匈奴的马,可这匹马也是卫家马房中百里挑一的良马。

赵云打量了一眼说道:“此马在普通马中算是良驹,可对比匈奴的马又缺少作战的气势,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好比经常杀人和没杀过人的,两者之间会存在杀气上的区别,未动手前一个眼神的气势就足以震慑对方。

卫宁也看了看自己的马,毕竟它平时干的都是运粮和载人的工作,确实少了几分霸气和野性。

心中还想赠马的念头,也只能被迫放弃。

路上从妇女口中得知,白波军现在大部分盘踞在黄河边上的几个县,可能随时渡河斩断洛阳通往长安的通道。

一旦垮河军粮补给尤为重要,所以现在大肆搜刮粮食备不时之需。

卫宁听后一下就知道要发生大事了,故意感叹道:“白波军这么一逼,董卓必定火烧洛阳挟天子和百姓退守长安,看来一场劫难在所难免,终究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

“为何如此断言?”赵云来了兴趣好奇问道。

“北有袁绍,东有曹操,南有孙坚,这西边是唯一退路,还有白波军虎视眈眈,子龙如果是你在洛阳,你撤不撤?”卫宁反问。

赵云犹豫片刻答道:“必须撤退,避其锋芒,可为何要焚烧洛阳?百年古都说烧就烧,必定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

“如今的董卓四面楚歌,已经人人得而诛之,皇帝他都敢废,焚都还有何惧?更何况他本就是生性暴戾之人,为保证各路联军不能占据洛阳继续对峙,他必定焚烧洛阳留一座废城,否则联军以完好的洛阳为跳板,董卓难道不知其中利害?”

赵云沉默不语,思索片刻叹息道:“唉~这又有多少人无家可归,百姓如今有倒悬之危,不知何时才能有明主布施任政,扶大厦之将倾。”

卫宁听到赵云此番言论,趁热打铁接住话茬问道:“兄若不弃,我有意举兵匡扶汉室,不知愿辅佐否?”

“这…”赵云被问得措手不及没反应过来,愣了片刻又道:“举兵谈何容易?若无钱财资助,声名威望又有何人会响应?”

“在下不才,乃河东士族卫氏,祖上是汉武帝卫青一脉,在河东郡颇有名望,若要举兵钱财威望皆有,兄愿追随否?”卫宁激动道。

赵云未当即表态,恐心中还有疑虑。

卫宁继续道:“如今白波军在河东郡欺压百姓,我早已恨之入骨,他们本身穷苦无依才起义造反,可到处流窜居无定所早已忘记初心,这都是治军不严,思想不一导致。如果我们举兵吞并白波军,广施仁政,安置流民,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饭吃,又何愁天下不太平?”

“此事非我一人可成!”卫宁一手抓住赵云眼神中流露出澎湃激扬之情,死死盯着他。

赵云继续愣住迟迟不说话,可眼中激动振奋之色,卫宁已看在眼里,知道此事已成。

“仲道兄有此志向,正合我意,今日相见必是天定机缘,让我赵子龙偶遇知己,兄若不弃,可愿结为异姓兄弟?”赵云此刻眼含热泪反手紧紧抓住卫宁。

“子龙兄!”卫宁重重点头。

“仲道兄!”

此后二人来到寺庙,在佛祖的见证下结为异姓兄弟。

小说《三国:别哭了蔡文姬,我还没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