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宋,从诛杀奸臣开始 由赵构岳飞担任主角的军事历史,书名:盛世大宋,从诛杀奸臣开始,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从皇宫大内到钱湖门瓦子的一段路,决定的不只是雨晴一个人的命运,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命运!是谁?张去为!当官家与雨晴正卿卿我我之时,张去为却在焦急的盘算着自己的未来如何自保?此时如何自保成了张去为最急需解决的事情自己在官家面前服侍多年,经历过那么多的起起伏伏,经历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经历过那么多的死里逃生每一次的危机,他的如履薄冰都能让他安然度过这一次或许是最难得一次,但他也必须要让自己全身而退...

盛世大宋,从诛杀奸臣开始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秦桧此时急忙跳出来反对,如果赵鼎借着变法来约束自己,那么自己的权力和势力都会大大削弱,这是他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并且他的反对也是表达一种态度,你赵鼎已经与我势不两立,那么今天从朝堂上就是争斗的开始。。

“臣以为革新变法与议和相辅相成,并无矛盾。

以议和促休养生息,借休养生息施革新变法,此为上策。



赵鼎知道自己的想法肯定会有人借议和跳出来反对,心中已是早有对策。。

只是他没想到秦桧会如此明目张胆的跳出来,当着官家的面毫无掩饰的反对。。

“臣以为还是先议和,待议和确定再商议革新变法之事,此时不宜过于激进。



秦桧见赵鼎说的也有道理,并且也不发对议和,便用个拖字诀来应对。

一旦议和成功,是否革新变法还不一定,先不急着否定,拖着不让动就行了。。

“臣以为可以边议和边革新变法,且革新变法牵涉众多,光策略制定就非一朝一夕之功。

议和之事亦非一朝一夕可成,臣觉得二者同时进行并无不妥。



赵鼎见秦桧有一点点松口的迹象,便借机顺势而言。

他明白秦桧是个老油条,不可轻易被他所说的假象所迷惑,心中保持一份警觉没错。。

“臣以为……”

“朕觉得两位爱卿言之有理,目下议和乃是大事,然革新变法同样重要。

不如就边议和边变法,二者同时进行。

革新变法之事就以赵卿为主,尽快制定变法方略,以便速速落实。

议和之事就以秦卿为主,尽快取得进展,以便达成协议。



赵构还没有等秦桧的话说完,便将此时定下调来,二人及百官自然也不敢多言。。

官家的一句话就把今后朝局的方向和朝政的分工明确下来,由此变法与议和便成为左右两位丞相各自的使命,也成为朝堂角力的焦点。。

只是眼下秦桧势力日渐单薄,且不知道官家的想法是否能够持续,因此感觉似乎有些难以为继。。

官家是什么角色?

无论底下彼此怎么争论,官家的话就能一语定调。。

自古以来为什么都爱追逐权力,因为权力能够改变太多太多。。

因此正当大殿之下的众人还沉浸在两位丞相相互角力的言辞争论之时,赵构的轻飘飘的一句话已经将两人的争论休止,并且国策的方向也因此而定下了基调。。

官家突然间的一句话,让刚才还热闹不止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赵秦二人也知趣的默不作声。。

百官也明白,此事就此翻篇,马上就该进入下一个议题了。。

果不其然,大殿之上还没安静多久,马上就有人出来奏报。

其实赵鼎心知肚明,自己和官家那场对话其实对朝政的方向早就有了结果,现在只不过是在百官面前过一道,顺便以奏报的形式让大家知晓一下而已。。

“臣李光有事启奏,自南渡以来,我朝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吏人员繁多,俸禄高企,朝廷之财政力有不逮。

臣以为当下须裁汰冗员,降低俸禄,以便有更多钱粮支撑军力与民生。



刚刚接任参知政事的李光不疾不徐的奏着,按照他与赵鼎的分工和默契,革新变法的第一步就是裁冗员降俸禄。。

参知政事在宋代属于辅助丞相处理朝中政务的职位,乃是仅次于同门下中书平章事的官员,也就是仅此于丞相的官员,名义上的副丞相。


" 小说《盛世大宋,从诛杀奸臣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