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娘亲,爹又来提亲了》,以楚殷长公主作为故事中的男主角,是网络作家“楚殷长公主”倾力打造的一本其他小说,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那位生产的贵妃娘娘自然就是大燕二公主,在几天前生了个女儿,卢太医也终于从宫中回来。楚殷已经蹲守了几日,得知卢太医回来,连忙将棉棉抱到医馆。卢太医本来满面微笑,给棉棉把了脉后,那脸上笑意却无影无踪了。楚殷一颗心沉了下去,“卢大夫,我儿子究竟怎么样?可以治好的吧?”卢太医沉吟道:“小公子是天生寒症,血行不畅所以时常昏厥。这……不知小公子的父亲,是否也有此症?”楚殷不答反问:“这是遗传?”卢太医点头:“老夫从医数十年,只知两人有此症状——先皇和当今三王爷。”楚殷浑身一震...

007 赴京求医 楚殷一下子慌了,捧着棉棉的脑袋看了一圈,没看见伤口,刚刚棉棉摔在地上是屁股先着的地,不可能撞到了脑袋,怎么会突然昏迷? 楚殷不禁担心起来,小儿癫痫会出现昏厥,可是棉棉并没有咬牙翻白眼的症状,只是身体越来越凉。 她虽然是儿科医生,一时半会却看不出棉棉究竟怎么了,当下抱起棉棉往茶馆旁边的医馆跑去。 大夫给棉棉把了脉,又拿着银针给孩子面门和脑袋上的几处穴道行了几针,对楚殷说:“小公子脉象虚弱,身体冰寒,头部血行不畅导致昏厥。 老夫实在不知是何原因造成此象,不过以人参熬汤给小公子服下,或许会有所缓解。” 楚殷忙点头说:“那快请伙计去熬制!” 大夫有些迟疑:“店中有十年、二十年、和百年人参,夫人要哪种?” “自然是最好的!” “百年人参,价值百两。 夫人……” 楚殷急道:“你只管开最好的人参,我还付得起。” 大夫于是命伙计取来百年人参,断了一截切片熬汤给棉棉喂下。 棉棉喝了汤,又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才悠悠转醒,蔫蔫的毫无精神。 楚殷试着他身上回暖,心中稍稍放下,问大夫是否可以靠人参根治此疾。 大夫却捻着胡须摇头说:“小公子的病来得古怪,老夫只可治标不可治本,夫人最好带小公子去京城卢氏医馆看一看,那里有一位卢宣朗大夫,专治小儿疑难杂症。” 楚殷知道这位大夫是雍州城的名医,医术高超,他既然说没办法,恐怕小小的雍州城是没有大夫可以治好棉棉的病了。 只是,真的要去京城吗? 大夫又叹道:“小公子现在需要时时拿人参吊着,夫人要有所准备。” 楚殷点了点头,她知道大夫的意思,如果棉棉的病找不出原因,人参就得一根接着一根的吃。 她的眼眶有些酸涩,不是心疼银子,而是想起人参吊命是大限将至的人才会用的办法,棉棉小小年纪,以后可怎么办? 然而楚殷不是个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的人,她花了五百两将全城医馆里最好的人参都买了下来。 当天下午就去与雍和楼的老板请辞。 第二日清晨,棉棉的情况稳定了一些,楚殷就顾了马车,带棉棉和周嬷嬷往京城去了。 路上棉棉兴奋异常,不时把脑袋探出车窗外面看,正是阳春三月,道上花枝横斜。 车顶擦过一截桃枝,顿时纷纷扬扬零落了一地,棉棉探在外面的小脑袋上也淋满了桃花。 楚殷将他拉回马车,他又笑盈盈地玩起了花瓣,天真无邪,一双眸子清澈透亮,真是比桃花还美。 楚殷不由心酸,棉棉是她的命根子,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她都得治好棉棉的病。 因下着雨耽搁了行程,这天晚上天色已黑,马车还行在京郊驿道上。 棉棉缩在楚殷怀中昏昏欲睡,忽然,大马嘶鸣了一声,马车急急停下来,楚殷一个没坐稳从车内扑了出去,在外驾车的周嬷嬷伸出抓了个空。 楚殷滚到泥泞地面上,棉棉被她紧落在怀里,也一下子惊醒。 对面一辆马车疾行而来,大马前蹄翻起,眼看就要踏在楚殷的身上。 周嬷嬷大叫了一声,想要扑到楚殷身前将她护住,却已经晚了! 千钧一发之际,从对面马车中飞出一人,一手拎着楚殷,一手拎着棉棉,将一大一小从马蹄之下拉了回来。 楚殷死里逃生,棉棉更是吓得哇哇大哭了起来。 从马车中飞出的男子看不清面貌,他身形修长,大袖宽袍。 楚殷只隐约看到一双清俊的眼睛,和他腰间悬挂的温润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