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本十分耐读的重生、历史、作品,围绕着主角朱由检多尔衮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正天。《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一百二十七章,作者目前已经写了26.4万字。

一、作品介绍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小说是网络作者正天的倾心力作,主角是朱由检多尔衮。主要讲述了:悠悠苍天,何薄于明。千年华夏,怎能为奴。 意外重生末代皇帝崇祯身上? 朱由检凭借现代知识运筹帷幄,算计奸臣,培养忠臣武将,统筹京师。 各类现代政策一步步向全国蔓延普及。 面对强大的敌人,朱由检喊出了:“三亿百姓三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慢慢的大明这棵枯树发了嫩芽。 多年以后,朱由检站在紫禁之巅,看...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三、热门章节

第五十四章 洪承畴来信

第五十五章 周皇后久久不孕

第五十六章 召见京商

第五十七章 衍圣公入京

第五十八章 英雄救美太过时了

四、作品试读

此时…

朱由检正站在紫禁城北部,玄武门到北安门的位置。

这里的防卫区是金吾后卫,府军后卫,通州卫,大兴卫。

大明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

卫设指挥使,统兵5600人。卫下有千户,百户。

军籍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

京师的军队分两种:一是京军三大营。军籍归五军都督府,但是调兵权在兵部。

二是皇帝亲军,归太监统领或者直接听令于皇帝。

通州则是明年,皇太极绕过山海关,来到这里烧杀抢掠的地方。

这里可谓是重之之重。

大明有军队两百五十多万,拱卫京师的就有七十万。

不过这些年,卫所贪污腐败,吃空饷极为严重。

这也是朱由检来此的目的。

通州某驻兵场。

此时这里却是破败的景象。

死气沉沉的军旗,满是灰尘的军帐,军营门口竟然没有人值班。

军营里长满了野草,远远望去毫无生气。

“刘千户,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能睡得着?”

跪在地上的正是通州卫下辖千户,刘千户。

他刚才睡的正香,被人拉了起来,刚想发怒,却发现对方亮出了金吾卫牌子。

并且告诉他,皇帝已经到营门口了。

吓得他立刻连滚带爬的跪了下来。

“回陛下,下官,下官昨天操劳军务过度,一夜未睡。”

操劳过度?

朱由检也是服了这个奇葩:“既然如此,那就击鼓训练吧。”

刘千户哆嗦:“回陛下,今日休操啊。”

“放肆,今日又不休沐,何来休操,你以为朕不知道吗?再敢推辞,定杀不饶。”

“是,是,下官这就去击鼓。”

……

“咚咚…”

鼓声一遍遍的敲着,看上面飞扬的灰尘就知道这鼓有多久没敲了。

过了半炷香,操场上才聚集了二百人不到。

没了?

朱由检翻着手中名单,按照上面的人数,吃军饷的有八百多人。

这地方去年还受到了五军都督府的表彰。

说是训练勇猛,军气十足,有戚家军之范。

而眼前这群老弱病残,别说和戚家军比了。

恐怕和前世小区门口的五星上将比,都有些距离。

黝黑的皮肤,满口的烂牙。破败的军服,手中拿着的不是锄头就是镰刀。

个个瘦弱不堪,目光呆滞。

这哪里是军队啊。

看身体情况,严重违反了战俘公约了。

朱由检随意翻来一页,喊了声:“张喜顺何在。”

无人应答。

“张喜顺。”

下方拄着拐杖的老兵,扯着嘶哑的老声:“军爷,这…”,说完便要行礼。

“行了,你安稳站在那里吧。”

朱由检制止了他,生怕这老家伙一行礼,当场没了。

“你叫张喜顺。”

老兵摇摇头:“俺叫张万顺,张喜顺是俺爷爷。”

张喜顺是你爷爷?

“那你多大了。”

“回军爷,俺今年五十八岁了,爷爷张喜顺是嘉靖二十六年人。”

此时跪在地上的刘千户脸上已经姹紫嫣红一片绿。

汗水把地面浸湿。

朱由检不由的心凉,这是吃了三代的空饷啊。

玛德,这群吃里扒外的人。

难怪清军万人能破七十万的军队,还毫无压力。

如何对的起国家和人民。

该杀…

都该死。

“传旨,通州卫指挥使,下押东厂候审,卫所刘千户枭首营门,以示警告。”

“再者通知京城各卫,各所。”

“即日起,朕当不定时微服私访,如遇欺上瞒下,按欺君之罪论处。”

“遵旨。”

还是不够,这时候朱由检想起一个人。

那就是明末第一猛将曹文诏。

他是曹孟德的典韦。是刘备的赵子龙,是李二的程咬金。

也是朱元璋的常遇春。

史书对这个人归结就一个人猛。

杀的农民起义军片甲不留。

虽然现在还在辽东抗金,但明年,后金皇太极将直取京师。

必须有位猛人镇守才行。

因为随后的每一年,皇太极都会组织军队来旅游。

它们来大明旅游可不是来观光的。

而是杀光,抢光,烧光。

最多的一次,是把济南城给搬空了。

抢走奴隶牛羊几十万,金银珠宝无数。

“召游击将军曹文诏火速入京。”

“遵旨。”

金吾卫这么一回,刚才还满脸怨气的军户立刻便知道这个人皇帝。

纷纷跪了下来,请求饶命。

而朱由检并未搭理这群人,天色已近下午。

他不能在京外过多停留,准备立刻回宫。

“嘀嗒嘀嗒…”

当马车行驶到西直门大街的路上…

突然被拐角的一声惨叫给拦住了。

金吾卫和锦衣卫瞬间汗毛炸起,手指已经将佩刀抽出一部分。

难道是田尔耕的乱党?

马车中的朱由检被打断了沉思,有些不悦:“外面何事。”

金吾卫将军雷虎平声回复:“回皇爷,有人当街殴打顺天府捕头。”

当街打顺天府的捕头?

要知道这是捕头,不是捕快,捕手。

这个位置在后世那可是xxxxx的级别。

“混账,谁敢这么大胆。”

大将军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说。”,马车内再次传来朱由检冰冷的声音。

“是周国丈的家丁,他们强买西大街的一家商铺,与店家吵了起来,捕头带人询问情况,便被一棍打断了腿。”

“那家丁还说…”

“还说什么?”

“家丁说,皇爷是他家的女婿,他家老爷唤顺天府府尹都如同唤走狗,更别提一个小捕头了。”

雷虎几乎是带着哭腔说完的。

这种皇家丑事知道的越多越不好,可马车里却沉默了。

沉默的可怕。

朱由检一听是周国丈,便想起那个贪生怕死的周奎。

当朝国丈,富得流油,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就是他私家乐队的一名歌姬。

历史上的崇祯为了捐款,苦口婆心号召周奎,让他带头多捐一点。

没想到这个周奎是个吝啬鬼,像一个出色的演员,说家里面非常的穷,拿不出钱来。

还把自己的屋顶弄得很破旧,穿带补丁的衣服上朝。

他把一些房子挂上出售的牌子,还把一些字画和家具装模作样摆在门口。

好像自己被皇帝女婿逼得卖房卖地,日子没法过一样。

周皇后知道自己父亲那副臭德行,实在觉得脸面无光,就把自己的私房钱和首饰。

一共筹集了五千两白银,让周奎捐给国家,没想到周奎雁过拔毛,自己又留了两千两了,只捐了三千两。

等到崇祯和女儿周皇后死后,这老头一点也不悲伤。

在闯军入城后,还学那一套装穷。

只可惜他遇到的不是崇祯,而是杀神爷爷。

农民军直接进府抄出了无数奇珍异宝,现银和金元宝以及各种玉器珍宝名人字画共计数百万两之多。

其妻卜氏,周皇后之母,儿子子周鉴均受刑而死。

上百万白银啊。

要知道崇祯皇帝的五千两白银相当于后世的三百多万块钱。

更别提上百万两了。

那个时候也没有特别花钱的地方,一两银子都能够普通人家用许久。

像我们看电视,有人吃完饭拿出一锭银子的都是傻叉。

古代基本都是使用铜钱。

银子也分很多种,一般时候根本就用不到。

有时候用银子都需要戴银剪,和小秤,需要多少剪下来多少。

“周奎这个老不死的。”

小说《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