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东方朔,教汉武帝修仙》 小说介绍

太白金星触犯天条,被西王母贬到凡间,转世投胎,成为了东方朔。 汉武帝刘彻在位,喜好仙道,求取不死之药,希望长生不老。 东方朔见汉武帝求仙心切,便有意教他修仙。 同时,又有神君,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之辈,龙蛇混杂,大谈神仙之事,也颇受汉武帝尊崇。 汉武帝诚心求仙,最终感动了西王母,得到了西王母传授天书。 然而多年后的一场大火,天书竟然被烧毁。 …… 本书中,即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迹,又有玄幻奇异的神话传说;即有尔虞我诈的庙堂相斗,又有烽火连天的疆场战争;即有屋檐下的儿女情长,也有江湖上的快意恩仇。 精彩故事,敬请期待。。书中主要讲述了:太白金星触犯天条,被西王母贬到凡间,转世投胎,成为了东方朔。 汉武帝刘彻在位,喜好仙道,求取不死之药,希望长生不老。 东方朔见汉武帝求仙心切,便有意教他修仙。 同时,又有神君,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

《我,东方朔,教汉武帝修仙》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刘彻十六岁那年,正月,景帝驾崩,刘彻即位。

十月,刘彻首创年号,名为“建元”。

刘彻年龄虽小,但志向远大,下诏举荐贤良之士,询问治国之道。

京都长安,金家染坊,东方朔和金瑶正在将染好的布晾晒在院子里。

五年前,金尧民一家从厌次县搬到长安,继续开设染坊,生意兴隆。

时至今日,东方朔已经二十二岁了,仪表堂堂,风度翩翩。金瑶与东方朔同岁,花容月貌,楚楚动人。

“大丈夫当冠冕执圭,显赫于世,岂能为贩夫走卒,埋没于蓬蒿之间呢!”东方朔感叹道。

“朔哥哥,你在说什么?”金瑶没有听懂东方朔的话,于是问道。

“如今新皇即位,正在招贤纳士。阿瑶,我想毛遂自荐,上书言事。”东方朔答道。

“这么说,朔哥哥是想做官喽?”金瑶没好气地问。

“怎么了,阿瑶,做官不好么?”东方朔微笑问道。

“就怕做了官,人会变坏。”金瑶小心地说道。

“阿瑶何出此言呢?”东方朔问道。

“我听邻家的王寡妇说,无官不贪,男人有了钱就会变坏。”金瑶说道。

“这怎么能一概而论呢?我当不会如此。”东方朔微笑道。

第二日, 东方朔向家人辞别,背着行囊,独自上路了。

未央宫内,刘彻坐在书案前,手里捧着博士董仲舒呈交的治国策论。

早在景帝时,董仲舒便已经做了博士,但郁郁不得志,只好授徒讲课,宣扬儒学。

此次刘彻颁布招贤令,董仲舒觉得机会来了,他在给刘彻的策论中说:

“道者,是由此达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义、礼、乐,都是治国的工具。所以即使周文王已经逝世,他的子孙能享国数百岁,都是礼乐教化的功劳。”

“如今万民追逐利益,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不以教化作为堤防,就不能阻止。古代君主明白这个道理,都以教化为要务。于是设立学校,教导万民仁、义、礼、知、信,风俗甚美。”

“我大汉自得天下以来,常常希望天下得到大治,而至今未得,是因为不能适时改弦易张,施行教化。臣希望陛下兴建太学,选用明师,以教导天下之士,则英才可得。”

“如今官吏,都取自世家子弟,多不称职。臣认为,应该让公卿,诸侯、郡守各自举荐贤能的吏民,举荐贤者有赏,不肖者有罚。如此一来,大臣们都尽心求贤,天下贤士都为陛下效力,那么天下大治,陛下齐名尧舜。

“如今百家争鸣,宗旨不同,纷纷扰扰,所以朝廷不能持一统,法制数变,下面的官民也不知所从。臣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都要罢黜,如此则纲纪统一,法度明晰,官民就知道要遵循的事情了。”

刘彻看罢董仲舒的策论,不由得拍案叫绝:“这个董仲舒,能切中时弊,不愧是当今大儒。”

身边的侍臣韩嫣此时谄媚地拱手道:“恭喜陛下得此良才!”

韩嫣是刘彻儿时的玩伴,深受刘彻的宠爱,二人同睡同起,几乎形影不离。

“韩嫣,你说,董仲舒已经是博士了,朕还要封他什么官职好呢?”刘彻问道。

“江都王向来骄横勇猛,喜欢招揽豪杰,陛下可封董仲舒为江都国相,好好调教他一下。”韩嫣提议道。

“嗯,这个主意不错。”刘彻点了点头。

随后刘彻下诏,封董仲舒为江都国相。

东方朔来到了司马门,入了此门,便是皇宫。司马门外,有一公车署,民众上书言事以及皇帝征召贤良,通常先由公车署接待受理。

此时已经是初冬了,外面寒风冷冽,公车署里却温暖如春。原来这里聚集了上千人,每个人的房间里都有暖炉。

某个房间里,东方朔向公车令索要了笔墨和竹简,伏在书案上奋笔疾书,陈述治国策论。

“我东方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东方朔抱着这样的信念,每日写了一百卷策论。

公车署内,会稽人庄助将自己写好的治国策论上交给公车令,公车令将策论呈交给当今天子刘彻。

庄助乃是庄忌之子,而庄忌是当初梁王刘武的门客,久负盛名。

过了两日,刘彻派人来传旨,封庄助为中大夫,入宫面圣。

众人纷纷庆贺庄助:“庄公子高才绝学,能得到陛下的赏识,可喜可贺!”

庄助抱拳施礼:“诸位谬赞,小弟先行一步了。”

随即,庄助被公车令恭恭敬敬地扶上马车,向皇宫驶去。

不久,宫中又有人来公车署传旨,高声喊道:“公孙弘,谁是公孙弘?”

人群中走出一名老者,拄着手杖,沙哑的声音答道:“老朽就是公孙弘。”

宫人打量了公孙弘一眼,似乎不信,但还是继续说道:“陛下旨意,任命公孙弘为博士。公孙博士,赶快收拾一下,现在就要入宫了。”

公孙弘回房收拾了行囊,然后坐车离开了。

众人望着公孙弘的马车走远,议论纷纷。

“这个公孙弘,年纪不小了吧?”

“我听说,他已经六十岁了。”

“这么老了才被天子召见,不知道幸还是不幸?”

“当初姜太公垂钓渭水,八十岁才遇见周文王。如今公孙弘可算得上幸运的了。”

……

东方朔在公车署里呆了一个月,终于写完了治国策论。

这日,东方朔去见公车令,拱手拜道:“在下已经写好了策论,请公车令呈交给皇帝陛下。”

“嗯,将你写的策论拿出来吧!”公车令伸出手,懒洋洋地说道。

“在下写的策论有些长,书简有些多,还请公车令派两个人去我房间里抬出来。”东方朔答道。

公车令于是叫上副手公车丞,去了东方朔的房间,看见一整面墙上堆满了书简。

“这,这有多少卷?”公车令震惊地问道。

“区区三千卷而已!”东方朔从容答道。

“先生真是一个狂人!庄子说,惠施博学多才,写的书能装满五车。如今先生写的书,恐怕也有五车呢!”公车令微笑道。

“庄子下句又说,惠施的学问错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公车令这是在取笑在下了!”东方朔笑道。

“岂敢,岂敢。”公车令笑着拱手谢罪。

随后,公车令将东方朔写的策论抬走装车,果真有五车之多。

众人见此,也都大惊失色,又议论纷纷。

“这东方朔是何许人也?”

“应该是一个无名之辈。”

“我听说他写了三千卷策论,真是一个狂人!”

“三千卷策论,不知道陛下要多少天才能看完?”

“他写这么多,沽名钓誉而已,未必有什么才学。”

“不管有没有才学,敢写三千卷策论给陛下看,陛下一定会将他记在心里。”

“原来如此,他这一招真是高啊!”

皇宫中,五辆车载着东方朔写的策论,停在了大殿前。

随后有宫人开始将策论卸下来,搬到大殿里。

刘彻看见这一幕,好奇问道:“怎么了,今日公车署里所有人都将策论写完了吗?”

公车令急忙上前行礼,答道:“回禀陛下,这些策论都是一个人写的。”

“是谁?他写了多少卷?”刘彻惊讶问道。

“此人名叫东方朔,写了三千卷策论。”公车令答道。

“三千卷?这是要折磨朕吗?好一个东方朔,朕,记住你了!”刘彻幽怨地说道。

随后,刘彻打开了第一卷,上面写道:

“臣东方朔,平原郡厌次人,幼年失去父母,为邻居所养。臣三岁识字,五岁执笔,十三学史,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十九学兵法。至于今日,臣已经诵读四十四万言。”

“臣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明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如此,臣可以作为陛下的大臣。”

……

东方朔的文辞很不谦虚,处处自吹自擂。

刘彻耗费了两个月,才将东方朔写的策论看完。

“真是一个狂人!不过,朕喜欢。”刘彻微笑道。

“不知陛下要授予此人何官呢?”韩嫣在一旁问道。

“此人如同臭椿,言辞大而无用。不过,可以将它立于旷野,逍遥其下,也足以为乐。先让他待诏公车署吧。”刘彻沉思片刻道。

小说《我,东方朔,教汉武帝修仙》免费试读试读章节结束